精选王阳明心学四句48句文案

发布时间:2023-11-05 09:46:56 / 作者:admin

王阳明心学四句

1、第知行工夫中“行”的根本目的,是要彻底克服那“不善的念”而达于至善,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。(王阳明心学四句)。

2、事上磨练就是存天理、去人欲,就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,不可过分,这就是“和”,就是良知本体。我们事上磨练,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,喜怒哀乐是人情,富贵、贫贱、患难、生死是事变,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,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,那就是最好的练心,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练。

3、王阳明认为所谓的“格物致知”,不是朱熹所讲的格天下物,知天下理,而是格私欲,致良知。不管你学习什么,天文也好,地理也罢,最重要的事情是“致良知”,如果你学习知识,是为了杀人放火,那就是良知泯没,若是为了造福一方,那才是真正的光明了良知。

4、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,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,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,眉飞色舞。月余后,他却深表起遗憾来:“您讲得真精彩,可是我不能每天都来听,身为官员,好多政事缠绕,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。”(王阳明心学四句)。

5、很多人搞不明白这四句教,是因为总觉得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是无法协调的矛盾。那是因为没搞明白,两者一个是体,一个是用;一个是根本,一个是权宜。

6、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,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。他问:“静坐用功,觉得此心异常强大,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,必能轻松解决。可一遇事就蒙了,真是烦躁。”

7、显然,席书问的不是这个,王阳明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,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“格物致知”。席书渐渐听得入了港,热情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。

8、不过可惜,先生晚年还是回归了儒学,所谓心学,只是作为历史遗存而已!

9、王阳明笑了:“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,在老农心中,它就是善的。

10、儒家认为意是人对事物的思想、态度,那么,意的善恶即使不是事物引起的,也是与之有关。王阳明说过:“无善无恶者理之静,有善有恶者气之动。”事物皆气,所以有善恶。宋代大儒程颢也认为事物有善恶是自然之理,只是“人在万物中,心居万物上”,他说:“事有善有恶,皆天理也。天理中物,须有美恶,盖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。但当察之,不可自入于恶,流于一物。”另外,人的身体也是气,有善恶,一般来说,意难免会受到身体的影响,这也是意有善恶的原因。因此,王畿必然得出这个结论:人不被身体欲望、外界事物影响就能保持无善无恶,所谓涵养功夫,领悟、守住心体即可。

11、虽然佛家也讲慈悲,道家也言道德,但那只是人在到达成佛得道境界时,而自然生起的大悲悯,并顺之而行。因为那时已经我是万物、万物是我,所以能对万物众生的喜乐悲苦感同身受、一体同悲。这与根本之理有分别,因为人有情而天地只是任自然,这就是人之为人而天之为天。这与根本之理又没有不同,因为人的大悲悯,正是得自和秉承于心的深邃与博大,而博大深邃则正是天道之征,这就是天人合一。天与人,亦一亦非一非二。

12、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”,在喜怒哀乐的情绪尚未发动之时,心内一片寂然不动,澄明通透,无善无恶,谓之“中”(中者,天下之大本也)——此时,那个无善无恶的心的本体是自然显现的。

13、徐爱和席书一样,也不能理解“知行合一”,于是向王阳明请教。王阳明说:“空谈理论,你理解起来很麻烦,你举个例子吧。”

14、当善恶已经存在的时候,分清善恶就非常重要。如果能分清孰善孰恶,这就是良知;如果不分孰善孰恶,就是没有良知。这里提出两个概念,一是知,就是要有判断力,能分出有善有恶,何善何恶,而不能善恶不分。二是良知,这是一个判断的标准问题。良知的观念原出于《孟子》,孟子说: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。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,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兄也。”只有把善作善,把恶当恶,才叫良知。如果只“知”,而没有“良知”,虽然能分清善恶之别,但有可能会把“善”当“恶”,或者把“恶”当“善”。只有良知,才能以“善”为善,以“恶”为恶。

15、读懂了阳明心学四句,再细细体会这几个词,会发现中华古圣先贤的修行之道,一切都是那么分分明明,殷殷切切,有依有据,没有含糊,没有虚飘,没有似是而非。

16、提倡放下执著,不代表就不作为,或放弃了对生命的热情和担当;

17、良知本无善恶,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,一旦意念出现,就已经属于“行”了,因而修身养性,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。于是,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“先知、后行”思想,提出了著名的“知行合一”论断。

18、通俗而言就是,良知,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(直观)力,或是直觉(直观)的道德力和智慧力。见父自然知孝是道德,何尝又不是智慧?见强凌弱所以义愤填膺,因为我们判断这是错的,这是智慧,何尝又不是道德?

19、当良知给出了判断后,我们就能采取行动,这个行动的结果是符合良知的,我们会收获本体的喜悦,这个行动带来的经验就是好的,它会取代我们固有的错误的认知经验,并保留那些新的正确的经验和认知,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;

20、这良知是不虑而知的,是没有私欲遮障的。在念头升起的刹那,就自然地能够明辨是非,自然会懂得于纷扰的外在事物间,如何明辨是非,如何进退取舍,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。

21、每个人在社会上是否做了善恶之事,看做出事来结果的本质好与坏,有利或无利,就知道是从善之人,还是从恶之人。知善知恶就是人分辨是非思想明确,为善去恶才是确立良知良心的目的并表现出来。

22、《大学》中著名的八个字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“格”即探究的意思,朱熹将其中的“格物”解为探究事物之理。而王阳明认为,“格物”并非探究世间身外之物,而探究的恰恰是我们的内心。

23、意是指意念,意念就是心动。善恶是与人的意念同时出现的。一是说心本无善恶,善恶是由于心动产生的。人只要有意念心就动,心动就不可能是中性的,心动产生意念,意念不是向善就是向恶。二是指人的心中一旦有“善”或“恶”,心就不再平静了,就会有“动”。这是因为“善”和“恶”都是有“意”的,心一有“意”,就有所指,就将产生欲望。所以,人只要心动,只要一有意欲,就必然相伴而出现善或恶。意动是知也是行。从这里也可引申出,只要有知有行就必然会出现善恶,非善即恶,非恶即善。

24、如此,生命合于中道,元神归位,从小我回到真我,生命之气生生不息的自然运行,承载万物,孕育万物。于是,自然而然地,与天地心为己心,以百姓心为己心,内心的良知光芒万丈。

25、虽然这个心体是没有善恶的,但是它有它的属性。当外界的事物不符合这个心体的属性时,我们会产生一个评价善恶的念,这叫做有善有恶意之动。比如良知有仁爱的属性,那么看到有人实施暴力,我们就会做出善恶的判断。

26、王阳明针对此症,对陆澄说:“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,乃有益。

27、在王阳明这里,“天理”指的是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(心即理)。同时,“人欲”也绝不是指人的基本欲望(如衣食住行之类),而是指那些越出法律与道德边界的不合理、不正当的欲望。

28、心之体是无善无恶的话,那么意之动的有善有恶是从哪里来的?

29、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,不能割裂。而所谓“工夫”,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。

30、王阳明道:“这种人是被私欲遮蔽了,所以知行分为两截。《大学》中有两句话叫‘如好好色’‘如恶恶臭’,说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。”

31、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,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,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,善恶的差别,他可以说是“已发”,事物就有中和不中,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,中者善,不中者恶。

32、这些对良知的赞美之词大有“良知在手,天下我有”的意味,良知真的无所不能吗?

33、阳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说:“私意萌时,分明自心知得,只是不能使他即去。”其实,私心杂念一出现,我的良知就侦查到了,可总是不能将这些私欲去除。

34、我们身心的修行,修得就是这个觉知的敏锐,细微,及时。

35、对于那些长期被八股理学禁锢的学者,其震撼力远远超过李白的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。每个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,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。 

36、第二句,是人的原本的思维,思想,二元的认知判断。

37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章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     

38、事上磨练,通俗而言,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,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,做到动静皆定,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以此沉着冷静,正确应对,最后就进入“不动心”境界。

39、因此,第三句教给人的启示是:要通过教育和实践,获得知识,明确善恶的界限和标准,良知虽然是天性,但也能通过知识教育,使得普通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,什么是真正的恶,从而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

40、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说,这句话是错的,哪怕这是孔子所言,也不能将就。阳明先生的良知说,真是石破天惊。

41、人的意识里面,有个知性的作用。“良知良能”是孟子提出来的。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,这个时候任何人都很着急,都想去救他,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。

42、关于破除二元对立、放下执著、回到空性等等,这些充满哲学思辨的语言,都像开悟大师给人当头棒喝的点化般,听起来充满禅机,无懈可击。

43、例如,眼中放入一些金玉屑,眼睛就不能睁开。”我们于此可以知道,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,它是心的本体。由于心即是理,心外无事、心外无物,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,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。天地万物无善无恶,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。

44、我们于此可以知道,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,它是心的本体。

45、王阳明说:“心学不是悬空的,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,才是它最好的归宿。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。你要断案,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。例如,当你判案时,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,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;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;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;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;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;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。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,唯有你自己清楚。这就是良知,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。你必须认真省察克治,心中万不可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,这就是致良知了。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,反而处处落空,得不到心学的真谛。”

46、人活着,不论多与少、高与低,还是要有一点崇高的志趣和追求,否则这一辈子就为了钱和现实转,未免也太悲哀了;临终那一天,你确定不会悔恨?

47、第二点就是所谓一物一太极,所谓的一物一太极指的就是万物自成一体的意思。所谓的太极要从道家的角度来理解就是:“太极成两仪、两仪生四象、四象生八卦”就是说太极是万物的初始和容纳。

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